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又生月喇

今日係生月第一日。

首先,今日陰天又落雨,令我打消左出去影花既雅興,繼續響屋企度hea。雖然我好鐘意響屋企hea呢種活動,但係屋企附近既洋紫荊已經開到好茂盛,好快會凋謝喇,唔等得幾耐﹗

第二,今朝知道我老豆掉晒我送俾佢又登左我D相呀、文章呀個幾本「中國旅遊」,雖則送左俾人就要任得人地點處置,但係如果要掉的話,不如俾番我剪低佢嘛﹗宜家我想剪黎貼響本剪貼簿簿度,唯有scan左佢地再print出黎啦﹗
不過,唔緊要啦,身外物啫。

第三,突然發現原來響圓方個grand cinema用揸兜信用卡係有八折架,咁我個日睇「奇幻逆緣」咪用多左廿幾蚊?呢個唔係幾多錢既問題,係自己做左低能野既問題。其實平時買戲飛我都會問下個售票員邊張信用卡有折,但係個日個售票員係個舊生,掛住同佢相認,無問到,阿路人甲俾左錢我都唔知,大家都知路人甲好似幾百萬未開頭咁架啦,呢d:「請問有無邊張信用卡有discount呀?」咁老土既問題,佢只會問我架啫,肯鬼問人咩。
我自己又無記住,低能左就認啦。

睇黎今個生月都係唔多老黎喇,希望我可以用positive thinking改變佢啦﹗


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人生

朋友寄來一篇文章,令我又想加兩句添:

0歲出場;(曾經連自己出場既日子都搞錯,以為係家姐生日既16號,但其實係6號,直至小學至搞清楚,幾呆呢)

10歲快樂成長;(響香港成長會快樂咩?我記得細個時我好努力讀書,只因知道自己蠢,要將勤補拙,結果我淨係記得壓力好大同屋企好窮,唔算快樂)

20為情徬徨;(係呀當時個男朋友都令我幾徬徨架,好彩我醒,走得快好世界)

30基本定向;(係呀,我三十已經決定四十唔再打呢份工架喇)
40拼命打闖;(我已經想告老環遊世界,唔想等lu喎)

50回頭望望;(三十已經望左好一大輪啦,要浪費既都浪費左,希望唔會繼續浪費既都預左會浪費落去)

60告老還鄉;(如果仍健在就好啦)
70搓搓麻將;(我諗我應該晒夠太陽,掛左響牆上lu,有70,好幸福啦,咁長命,都未必係好事呀)

80曬曬太陽;

 90躺在床上;
100掛在牆上...
生的偉大,死得淒涼!

能牽手的時候,請別只是肩並肩,能擁抱的時候,
請別只是手牽手,能在一起的時候,請別輕易分開!

(知易行難啦,否則邊樹黎咁多遺憾喎)

當大部分人都在關注你飛得高不高時,只有少部分人
關心你飛得累不累--這就是友情,再忙也要照顧好自己
,朋友雖不常聯繫卻一直惦念!
(我相信要做到咁樣至叫做有朋友既話,我無咩朋友,講真,知己難求)


一個中心:
一切以健康為中心。

(飲食方面未做到,所以我應該死得好快)

兩個基本點:
遇事瀟灑一點,看事糊塗一點。

(瀟灑,話就易,糊塗,我做事就糊塗)

 三個忘記:
忘記年齡,忘記過去,忘記恩怨。

(今年突然記得自己幾多歲,多得今年多左班年青小妹妹同事啦,提到我醒晒)

四個擁有:
無論你有多弱或多強,一定要擁有真正愛你的人,擁有知心朋友,
擁有向上的事業,擁有溫暖的住所。

(除左向上既事業,我咩都有,包括肥肥粗粗既大脾)

五個要: 要唱,要跳,要俏,要笑,要苗條。

(除左要笑之外,其他真係唔知點解一定要囉)

六個不能:
 不能餓了才吃,不能渴了才喝,不能困了才睡,
不能累了才歇,不能病了才檢查,不能老了才後悔!

(六個不能我都做足晒,死未?﹗)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四條友望住個罐頭

今日上堂要用罐頭菠蘿,罐菠蘿放響枱面,旁邊有罐頭刀。我見四個學生議論左一陣,有人開罐頭喇,咁我繼續去招呼其他學生啦,過左一至兩分鐘,我見個四個學生企左響度,一齊好齊心咁望住罐罐頭,於是我問佢地做咩啦,我得到既答案係:


「我地開唔到罐野呀﹗」


我心知點解,但係都要問:「點解呀,咪有罐頭刀囉﹗」


「係呀,但係我地唔識用呀﹗」


繼續特登問:「你地響屋企無用過咩?唔食罐頭食物架?」


「無用過呀,點知食咩喎﹗」


開始串佢地喇:「咁你地開唔到,淨係望住佢,打算用念力開左佢呀?」


「......」


我一邊開俾佢地睇,一邊話:「遇到問題係要主動用正確方法解決既﹗」


「都唔識開,解咩決啫???」


「問老師或者同學囉,你望住佢就解決到lu咩?」


隔離枱個學生,走埋黎搭咀:「所以我行開左囉,哈哈,咁咪解決左囉﹗」


我真係好想解決左你呀﹗﹗


*宜家d學生係咩都有機會去學,跳舞呀、演講呀、游水呀,講得出既都可以去學,仲有d學得唔錯添,但係響一班精神分裂既父母過分保護之下,呢班細路就無晒生活技能,變左係學問超人,生活低能既兒童。救命﹗


最慘係,我d學生連學問同課外活動都低過人架呢,咁叫佢地做咩兒童好呢?


嘆老師

臨落堂時,我問書。
我:「頭先用黎畫響塊布上面既用具叫咩名?」
A:「
B細細聲提佢:「畫粉呀。」
A好開心咁:「粉呀。」
唉﹗我既表情係:
下一題。
我:「今日用既布料叫咩名?」
A:「
B細細聲提佢:「㦸絨布呀。」
A好得戚咁答:「get絨布。」


終於都落堂喇,佢地班主任黎搵阿C同學。
C:「老師,阿陳老師響邊呀?」
老師:「響304室。」
C聽完轉身就走左去,突然又番轉頭。
C:「呀,呢度咪係三樓囉,哈哈,我以為呢度係七樓教員室添﹗」
A:「係呀,佢嘆老師嘆得多呀,佢成日上去嘆老師架﹗」
嘆老師?點嘆法呀?﹗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布袋澳seafood, my favourite

講到食,海鮮就梗係最啱我啦,我都話過,我將來既死因可能係膽固醇過高而引起併發症架啦﹗


星期日同班好同事去左布袋澳食海鮮,正如幾年前既番版,一路揸車入去就一路話:「咁遠架,下次都係西貢算喇﹗」但係隔左一輪又唔記得呢段錄音,於是又去過,哈哈﹗


其實我十幾年前黎布袋澳食海鮮,真係好鬼抵架,但係而家佢雖然仍然好味,不過價錢就同西貢差唔多喇﹗


呢晚其實係有個唔食海鮮既同事生日,我地呢班無良既同事竟然為左自己個胃著想,去左食海鮮,好彩生日既同事好人使,無所謂唧﹗


大大舊龍蝦,芝士好惹味﹗



my favourite, 墨魚刺身



好鬼大隻既聖子


薑蔥蠔,好正,好肥﹗



呢d之外仲有好幾樣架,都好好食,不過呢幾味我就最鍾意。


食完就大合照,邊個係我呢?



*特別鳴謝華姐,因為我掛住食,無影相,photos are stolen from her blog, hehe﹗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當我正為著那開始鬆弛的面皮、發脹了不懂縮小的大腿圍數字、每天正悄悄生長在頭頂的白髮發愁之際,我進戲院看了一齣令我有所啟發的電影,明白青春當然是無限好,誰個不怕看著自己一天一天老下去?但活得精彩,能夠遇上你愛的及愛你的人,生命就算有遺憾,亦總算得上豐盛﹗當然,選擇今天入場,亦因要應一應今天舉行的Oscar吧﹗

電影用了差不多三小時,全無多餘枝節地講述了Benjamin奇幻的一生。人一生難免經歷生老病死,但若果把它們出現的次序顛倒了,卻是一件挺可怕的事。並無花假,真的曾經想過這個問題,但總覺得太奇幻,結果沒有給自己一個答案。

人生根本就是一個旅程,我們往往會跟著年齡的轉變而做著不同的事情。Benjamin與Daisy最慶幸的應該是在right time相愛相處了,但最遺憾的卻是因為Benjamin的外表及年齡的改變,致令他們不能繼續一起生活。這令我記起自己的承諾:應該在仍有能力的時候,及時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電影中的老人院,住客來了又去,每天每年都有不同的面孔,他們或許曾有光輝歲月、或許遇過匪夷所思的經歷、或許平平淡淡地走到人生的末路,但當走到終點時,大家都只會關心天氣如何,洗澡水是否夠熱。人生旅程就是這樣,無論中途如何,終點始終可說是殊途同歸,所以,萬事都抱個平常心算了﹗

這種傳記式的影片,也是其中一種吸引我的電影類型,因為可以在短短兩三小時內把別人一生濃縮起來,把別人的一生一氣呵成的看個夠,怎不過癮呢﹗而且,通常這種片子都是情節豐富,發人深省的。The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當然亦是一齣很有戲味的電影﹗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我上左商業電台做節目呀﹗

今日上晝去左廣播道,呢次係我第二次去廣播道,上次係中三時去參觀麗的電視,哈哈,我係老人家﹗
今次去既目的係應商業二台茜嘉航空既節目主持人邀請上去做嘉賓,今日係上去錄音,節目應該會響3月7號星期六,上晝0930﹣1030播出,主要講去巴基斯坦個trip,記得到時捧場。

本來約左十一點,不過早左到,謝茜嘉仍然做緊節目。

電梯大堂。等緊期間見到馮志豐,細個做童星個位,宜家響呢度做DJ。我記得佢細個好得意好醒架,不過今日見到佢已經變左個佬,仲係肥佬,唉﹗

終於等到謝茜嘉帶我上錄音室喇﹗
準備錄音。
謝茜嘉開始錄我地既對話喇﹗佢比我想像中高大。
好專心咁錄緊音,但係其實我唔係好滿意,覺得講得唔係好流暢,而且有好多地方都講得唔夠具體同唔夠吸引,但係路人甲就話講得好過上次打電話去瘋騷快活人個次。

錄錄下,開始唔緊張喇,不過就嫌自己把聲太flat,播出街會令聽眾聽得悶呀﹗

呢幾日都有諗下點講架,心情仲有D見工feel添,因為驚講得唔夠好,d聽眾無興趣去巴基斯坦玩呀﹗


臨走前同謝茜嘉合照,佢好醒呀,知道高我半個頭(or more),請我坐低合照。


成個過程都好開心,不過就只係錄左大約45分鐘,其實我仲有好多資料想講架﹗

唔知係咪真係會播出街呀,不過總算係一個有趣既經歷,有機會開下眼界,做d好玩既特別事咁啦﹗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了解他們多一點(三)






另外,也找到這篇有關南亞裔人士就學問題的文章。


南亞裔教育配套不足




【明報專訊】提起南亞裔教育問題,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便一肚子氣,指從學位不足到中文教學,南亞裔一直都遇到不公對待。她娓娓道出近10年遇到的個案……「有一名14歲的巴基斯坦少年找不到學位,一到15歲,教統局便不理了。我為他在重慶大廈找一份送外賣的工作,4年後他回巴基斯坦結婚,第二天便被車撞死了。我聽了不禁想﹕他的生命究竟有何意義呢?」


王惠芬1998年在油麻地當外展社工,碰到數十個尼泊爾6至15歲的失學兒童,在為他們找學校的過程中,她深深體會到南亞裔在教育上遇到的問題,從而開始為南亞裔爭取權利。


南亞裔學生遇到的不公對待於2003年引起關注,當時王惠芬是油麻地街坊福利會小學的社工。「當年升中派位,有幾個南亞裔學生成績好,因此不想再去地利亞或嘉道理,但其實他們並沒有選擇。」說,王惠芬給記者展示當年給南亞裔學生的中學一覽表,跟一般學位分配中學一覽表厚厚一疊相比,南亞裔學生的「一覽表」卻只有15間學校選擇,而且連學額分配這項重要資料也沒有。


沒「中文為第二語言」課程


教統局04年更改派位機制,讓南亞裔參加統一派位。王惠芬儘管同意這做法,但卻認為流於「急急腳」,缺乏配套,造成不少入讀主流學校的南亞裔學童未能融入校園之餘,亦跟不上教學進度。她指出,香港沒有「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課程,而一般中文課程對南亞裔學童來說十分困難。她批評政府對少數族裔教育政策缺乏長遠計劃。


王惠芬說,未能掌握中文令南亞裔無論升學還是就業都困難重重。她慨嘆﹕「上一代南亞裔已因不懂中文而吃盡苦頭,他們都想子女學好中文脫貧,但情卻仍然未有改善。」


了解他們多一點(二)

繼續明報為巴基斯坦人做的專輯。




嗅不到的歧視 南亞裔在香港(二之二)


【明報專訊】很多時候,暴力來自仇恨,仇恨來自誤解,誤解往往因為不願聆聽對方的需要。



不過,從誤解衍生仇恨之前,還有一個中間位——它叫歧視。雖然香港已經立法保障禁止種族歧視,然而,民族之間要是沒有機會溝通和了解的話,立法就只能規管「做到出面」的歧視行為。對於種族之間的融和,還是要打開心窗,互相諒解,才能真正做到歧視不再,人間更可愛。隨着本地《種族歧視條例》立法,本版今期繼續走進葵涌區印巴籍人士的集中地,了解他們的生活實相。


我不是恐怖分子


在這棟沒有電梯的大廈,我們找到一名巴基斯坦人Tahir,面對記者,他彷彿在訴說久積成疾的冤屈﹕「搭地鐵、搭小巴,我一坐下,旁邊的人就馬上走開或換位,有些人更會用紙巾捂住鼻子。」


你知他們為何這樣做嗎?


「佢覺得我唔好,他們不喜歡我這個人,這是一種很壞的習慣……各個種族都有好人、有壞人,巴基斯坦人不是恐怖分子,恐怖分子是那些去轟炸巴基斯坦的外來人,不是巴基斯坦人;假如有外來人轟炸尖沙嘴,你會視香港人為恐怖分子嗎?轟炸尖沙嘴的人,才是恐怖分子呀。」


別人為何要捂着鼻子?


「他們腦袋裏的印象是我們有臭味,不是每個人都有臭味的。若跑完步,出一身汗,什麼民族都有味啦……」事實上,當日記者、攝記、社工與Tahir及其弟妺3人同處一室,根本沒有異味,難怪他滿肚冤屈。


香港是我家


然而,對於歧視,不是所有巴基斯坦人都那麼敏感。經常在同一條街出入的Ahsan Mahmood,現年27歲,1998年來港,與朋友在葵涌區開設雜貨店。他對香港很有歸屬感﹕「我覺得自己有兩個家,其中一個是香港。」即使Ahsan在生活上有很多事情不明白不理解,也不太懂得表達內心感受,他還是很喜歡香港。


記者問Ahsan可知什麼叫歧視(discrimination),他的眼神有點疑惑,記者多番解畫,他最後似是恍然大悟地反問﹕「那是不是即係misunderstanding?」在Ahsan和很多巴基斯坦朋友的心中,根本沒有「歧視」的概念,即使Ahsan有朋友租屋時被華人業主拒絕,Ashan只認為可能是業主誤解巴基斯坦人會弄髒地方而拒租吧,而他租住的兩房一廳單位,續租4年也沒問題。


欠租皆因誤會


在區內服務少數族裔已4年的註冊社工盧啟聰說﹕「很多南亞裔人士並不關心種族歧視條例,在他們的世界,沒有歧視這觀念,我懷疑他們是沒有這個詞語的,也無法感受到歧視的畫面是怎樣。」


但對於拒租個案,盧啟聰也嘗試站在華人業主的角度想﹕「本地業主總覺得抓不住這群人,怕無法溝通,怕無法追租;也不明白巴基斯坦人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他們可以接受很多人同住一室,關係網絡很闊,無論發生什麼事,只要透過教會就大家都知道了,人多住在一起,難免有人不整潔,所以理解為何華人業主盡量不租屋給他們。其實,他們需要理解和包容。」有巴籍人士不明白租住地方為何要交按金,以為按金即是租金,因誤會而欠租。


但Tahir就很不滿意有地產代理串同業主講大話﹕「明明有單位出租,地產代理看到我們就說沒有單位出租,我們看不懂中文,但知道他肯定在講大話。」文明社會,我們講求平等機會,但聽了Tahir的申訴,就明白巴基斯坦朋友的住屋問題。


種族歧視這東西,跑到哪裏都會發生,像香港人客居日本,日本人也未必歡迎你做鄰居,因為嫌華人的紀律與整潔程度,普遍不及他們高,你要活得好過,最好能融入當地社會,融合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客居異鄉從來不是易事,但自詡文明民主與開放的社會,好歹要學習一下互相包容。


了解他們多一點(一)

去完巴基斯坦後,對巴基斯坦人也多了一份情意結,希望對他們了解多一點,也希望大家對他們了解多一點,不再對他們存有誤解,同時也能理解他們在香港生活所遇到的問題。


「南亞裔在香港(二之一)
【明報專訊】電影《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但因片名Slumdog Millionaire有貧窟狗的意思,在印度引起極大爭議。對於印度的貧窮現象,是外國人在疏忽誤解、刻意曲解或無心理解,任何答案,也似乎離我們很遠;然而,隨本地種族歧視條例立法,本版一連兩期,游走葵涌區印度或巴基斯坦籍人士的集中地,了解他們草根階層的生活實相,也許比電影的感覺來得更接近。

一家四口住百餘呎
據統計,葵涌是全香港住上巴基斯坦人最多的地方,偶爾也會見到印度人。Singh Harjinder,1979年在香港出生,中二輟學,他土生土長,卻沒有香港女友,至今只返過印度家鄉兩次,其中一次便是娶妻來港。月領綜援五千餘元的他,擠在百餘呎的屋子裏,一家四口一張,屋內僅有兩扇窗,一扇對走廊,另一扇在廚房盡頭,窗子長闊呎餘,外望對公廁。2歲和4歲的孩子,一進屋就得跳上,連同再度懷孕的妻子,全家都睡在這裏。也許是室內空氣不流通,屋裏隱隱滲異味,孩子還在發育期,活動空間不足,但笑容依然像印度陽光一般燦爛。Singh的妻子什麼也依丈夫,包括應記者要求,到走廊來張全家福也無異議。

「我從小就在這區長大,父親從前住隔籬街……(為何不找工作?)做緊散工啦,有時搬運,也會做義工,現在領綜援,已入紙申請公屋。」在香港會遭受歧視嗎?「不會的,視乎你如何對待別人,你『寸』人,人一定『寸』番你;你對人好,人家就對你好。」有人會叫你「阿差」嗎?「有,叫一次我唔會出聲,叫第二次,我就一定會話佢,唔好再叫我『阿差』,不過現在很少人會這樣叫我。」

定時到回教中心聚會
游走葵涌區內,很快便會發現,這兒還住有不少巴基斯坦人,他們的世界普遍單純,只要有穩定工作,每周定時到區內回教中心聚會,香港政府要立什麼法禁止種族歧視,他們並不太關心。像穆斯林咖喱屋裏的巴基斯坦大廚Raja,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0小時,他的期望,只是每年回鄉3至4個月探親,年復年,月復月,生活就是這樣過。

區內專供巴基斯坦人聚會的回教中心,平日聚集數十名小孩,一同誦念《古蘭經》,即使空間不大,男女也要分席而坐,其中一個胖嘟嘟的15歲孩子,用廣東話對記者說﹕「我叫澳些,澳洲個澳,一些個些……」這些來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巴籍人士,沒有忘記回教徒最重要的宗教生活。

香港地價高,而這區的巴基斯坦人的收入卻不高,但仍習慣地捐出十分一的收入作為奉獻來維持回教中心的租金及開支。巴籍孩子到回教中心誦經,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只見孩子們邊念邊搖晃身體,擺動節奏來協助背誦那艱澀難明的《古蘭經》,正如澳些說,他每天誦念3、4小時,從小至今念了8年,也只能背誦《古蘭經》的7個章節,覺得很難,但回教家庭背誦《古蘭經》,就像我們要食飯便要洗米一般必然。

融入主流學校有困難
在區內服務少數族裔已有4年的註冊社工盧啟聰表示,除了念書,入學也是一個問題,香港只有少數專門招收南亞裔學生的學校,有巴籍家長千辛萬苦的把孩子送了入本地主流學校,希望融入本地教育及文化,但孩子卻要面對中英文皆不精通的兩難局面,而孩子的母親,就連學校通告也看不懂,遇上這些問題,他們會向區內的少數族裔服務求助。

葵涌區內的印度或巴基斯坦籍人士主要是草根階層,脫貧不易,但他們只要家裏還可以負擔有線電視月費收看家鄉電視節目,閒來與鄉里聊天及進行宗教活動,這群來自南亞的居民,還是過樂天知命,天掉下來當被的生活。

要消除歧視,首要互相了解,要了解就要互相溝通,要溝通就要打破語言隔閡。隨種族歧視條例立法,港府於去年率先在各區公立醫院附設少數族裔翻譯服務,未來,亦會在港九資助4間少數族裔服務中心,香港種族融和的工作比東南亞起步遲得太多,必須急起直追。」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埋黎睇,埋黎揀

今日我班上英文堂時,有個成日唔返學既小豆丁無端端企起身,搞下件恤衫,搞下條褲。

老師:「你做咩呀?你當呢度邊度呀?」

小豆丁:「車,有咩所謂啫﹗」繼續扯皮帶,扯褲頭,作狀除褲,大大聲:「喂﹗埋黎睇,埋黎揀lu喂﹗」

班裡一個八小二立即用一千零一秒既時間俾左個反應佢:「超﹗邊度有得揀唧,得一條之嘛﹗」

老師爆笑,笑到唔識鬧人﹗

Made of honor伴娘先生

“Tom and Hannah met at Cornell University in 1998 when he accidentally slipped in her bed thinking she was his lover, Monica. He was impressed by her honest personality and how she did not fling herself at him.

Ten years later, Tom (Patrick Dempsey) is very successful. He has become wealthy from his invention of the "coffee collar," has plenty of guy friends, and a new girl every week. Hannah has remained his friend. It is obvious that she is crazy about him, even as he takes her for granted.

Hannah (Michelle Monaghan) goes to Scotland on an acquisition trip for her museum and Tom realizes he feels empty without her. He becomes dissatisfied with his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women and decides to tell Hannah his feelings when she returns. However, when Hannah comes back, Tom learns that she has become engaged to wealthy Colin (Kevin McKidd) and that the two plan to move back to Scotland. Hannah asks Tom to be her "maid" of honor and he agrees so he can try to stop the wedding and win Hannah back.

While in Scotland, Tom plans to tell Hannah he loves her. They share a passionate kiss at her bachelorette party, then break away. Hannah then gets whisked off by her bridesmaids. That night, Hannah goes up to Tom's room to talk to him. But before she arrives, Hannah's cousin, who Tom broke up with, comes into Tom's room and attempts to seduce him. Hannah walks in right as Hannah's cousin is on top of Tom. Tom and Hannah have an argument, and Tom leaves for home. On his way back, he decides to stop the wedding. On horseback he makes it to the chapel just in time, and kisses Hannah, who decides to cancel the marriage and marry Tom.”

好多時都覺得男同女好似真係做唔到好朋友咁,好似friend左就一定係就快拍拖咁,其實,我覺得有d異性知心朋友係真係好好feel既﹗以前都試過有個男仔朋友同我好鬼friend,但係始終keep唔到個種知心友既感覺,後來大家各自拍拖、讀書,少左出黎一齊玩,慢慢少左聯絡,到宜家已經無咩聯絡喇,真係覺得好可惜架﹗


講番套戲,成套戲都有唔少笑位,輕輕鬆鬆咁睇住個男主角點樣追個朋友成為女朋友,幾好玩﹗戲裡面講到個男主角超吸引,個個女人都自動投懷,但係阿Patrick Dempsey根本唔夠靚仔,又唔夠高大,如果搵個靚d既就perfect啦﹗另外,我反而覺得如果男女主角係keep到個份友誼,仲可愛,但呢個完全係我既個人意願啫。


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投稿am730,登左喇﹗

前排投左稿去am730,點知今日登左喇﹗會逢星期一至三登響「閒人日記」個corner,一連登十日(十稿)。但係今日我無攞喎,點算呢?


想睇網上版,可登入:http://www.am730.com.hk/old_issue/issue/2009/200902/20090216/default1.html?startpage=25


A lovely, romantic and impressive movie, The lake house

"Dr. Kate Forster works in a hospital in Chicago. She has had issues with relating to people in a deeply emotional level. Alex Wyler is a social developer and architect. At different times, they both lived in the same glass house on a lake built by Alex's father. The two begin a correspondence purely on chance when Kate leaves a note in the mailbox of the lake house asking for the new tenant to forward her mail to her new address in the city. Alex gets this message, however he gets it two years prior when he himself lived in the lake house. When the two discover that they are indeed corresponding through time through the time warped mailbox, they learn more about each other. They manage to spend time together through common experiences two years apart. The more they correspond, the deeper the bond between the two. They end up falling in love. Kate has the benefit of being able to tell Alex of what happens in the future. Alex has the benefit of being able to experience things that Kate has experienced in the past. He even has a chance to meet her before she knew him. Kate devises a plan to meet in her present/Alex's future so that they can spend their life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much can happen to Alex between his present and Kate's present, two years in his future. Written by Huggo "


昨晚電視重播,我很期待地等著看。其實已看過一次,而且很喜歡它,但就是忘了有這樣一齣好戲。這類玩轉時空的電影是我最愛看的其中一種電影,再加上它是時裝愛情電影,更令我喜歡它。


男女主角那種不曾相識但已深愛對方,很有以往小時候聽大人說那些筆友成為戀人的故事味兒。電影到中段時,男主角能真實地與女主角相遇,更令人感到這是真實的,能觸摸的。結局亦是另一傑作,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提示,男主角對愛的等待,男女主角在湖屋相遇,戲情來得簡潔但不馬虎,完全交代了觀眾的疑慮,同時帶動著觀眾的情緒。一間湖屋牽引著兩代的愛情,導演及編劇能淡淡地描寫了上一代的感情,奇幻又浪漫地刻劃出男女主角的相識、相知、相愛、相遇。


幾個元素:love, time, wait for love,令這成為一齣出色的電影。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The life of Pakistanis in Hong Kong

RTHK produced two television programmes about Pakistanis in Hong Kong, you may copy the links to have a look :

TVB produced another television program about the wedding of ladies married with Indian and Pakistani:

Know more about them!

*Sorry, you have to copy the links and then paste.

測野,玩下算啦

上華姐個blog見到佢玩測野,貪玩又測下啦(雖然唔信),結果測到我個人係:

*很好相處,愛好和平、不大會與人起衝突  (我個人不太同意)
*懂得討長輩的歡心,是個受長輩寵愛的人  (我個人不同意)
*聰明、反應快,學習能力相當好  (我個人很同意)
*常常三分鐘熱度的學習態度,所以會的東西很多、但沒一樣精  (我個人很同意)
*害怕壓力太大,會當鴕鳥躲起來  
(我個人不太同意)
*是團體中的和事佬,常常解決麻煩事  (我個人部分同意)
*是個爛好人,常常公親變事主,自己成為問題的源頭  (我個人部分同意)
*做錯不承認,會強辭奪理來為自己辯駁  (我個人部分同意)
*天馬行空的做出一些令人想不到的事,有時令人覺得太天真  (我個人很同意)
*與異性相處太隨和,會被誤會成太隨便、過於輕浮  (我個人很同意)

你都想無聊下可入:http://www.fatemaster.tw/name.php?n1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機上看的兩齣戲

因為想輕輕鬆鬆咁睇戲,唔想睇字幕,又唔想用腦,所以揀左睇「畫皮」同「武俠梁祝」。

「畫皮」個故事同原本既當然有出入啦,蒲松齡講既係有一個書生,路遇一來歷不明既女子,為之所迷,帶左返屋企,點知個女人係女鬼所變,結果命喪於婦鬼之手。

睇番原文,文中有一段描述女鬼變人既情景,好有啟發:見一獰鬼,面翠色,齒如鋸,鋪人皮於榻上,執彩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佛在經中說: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故曰禍福無門,唯人自招。靚時就話有幾愛,原來係鬼黎架喎,立即嚇到要死。(題外話:有個親戚個老公死左,佢好驚回魂個晚見到野,要搬去仔女度住。我聽到之後,覺得比見鬼更驚嚇﹗)


戲中情節唔細講,改編到好似原創咁。其中女妖以為自己對王將軍既愛同阿王夫人對王將軍既愛,就層次好分明啦。王夫人知道自己相公喜歡左第二個都肯為佢死,俾著有d人,可能會親手殺左佢,呢種愛同女妖只諗住點樣至做得成王夫人黎得高好多。


另一齣「武俠梁祝」,又係改到原創一樣,吳尊阿sa打又打得姐手姐腳,尤其是吳尊,連戲都未識做就話做男主角,劇情又多反駁位,景又唔靚。我估入場睇既都係小妹妹,專捧吳尊場。消磨時間的話亦可一看,但係就唔好有咩期望喇﹗


*可能細個時,唔識要求,記得睇「民間傳奇」時,覺得呢兩套都好好睇架﹗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新加坡之旅.第四天

5/2/09,今日主要景點係botanic garden,呢個唔係個個都有興趣去既地方﹗

你兩塊係咩黎架呢?

佢地係一棵大樹既根,屬於板根,熱帶雨林裡面既樹,有好多都有板根,因為裡面既樹超高超大棵,板根能夠承托得起大樹,令佢地打好個地基,響香港都有好多水邊既樹為左適應環境,都有板根既,不過就無呢度呢d咁高大,真係高過一個人架﹗

一早時仲讚緊天氣好清涼,超正,點知行左一個鐘之後就驕陽似火喇﹗
呢d唔係砧板,係啱啱cut出黎既木材,幾靚。
好多呢d樹根。
好有美感既植物。

fern,古代植物,好靚。
呢種可能係薊纇植物(花園裡面好多植物名稱都係英文,真係佢識我,我唔識佢呀)

好大個波浪紋既雀巢芒,呢度d芒好大棵,周街都見到好多好大好大既芒生響d好大棵既樹既樹幹上面。

行完botanic garden,搭左唯一一次德士(佢地係咁譯架),去左牛車水,司機介紹左一間叫油鷄第一家既地道食店食lunch,味係好味,不過,同香港食到既差唔多。(油鷄麵或飯都係S$3一碟)然後過去maxwell買杯鮮榨果汁,都係S$3一杯,但係個size有麥記最大個隻杯咁大,而且無咩雪粒,抵飲啦。

食完飯,行過去clarke quay,又見到呢d油到五顏六色既建築物。
連觀光船都係七彩既。
clarke quay裡面d建築物都係七彩,不過呢度係用pastel colour,服晒﹗

之後,響去機場之前,行埋酒店附近既坤城路,又係好七彩既﹗呢度d屋更似荷蘭d屋。

返酒店攞行李之前,有d肚仔餓,去左酒店後面組屋(即係好似我地d公屋咁,不過全部都係政府賣俾市民既,買左之後有九十九年既使用權,好大間架,成千呎架﹗)樓下既food court(就好似我地d綜合大樓二樓咁,全部都係食檔)食左個煎蠔蛋餅(S$6),蠔非常鮮味,亦唔係少架,比香港海下個d好好多添﹗


1715到達機場check in,1900準時起飛,繼續嘆新航服務,2245準時抵港,回家了﹗

**呢間超市超搞笑,佢係mix黎架,係百佳同惠康相愛之後既愛情結晶品黎架,好和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