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自從經濟開始穩定(只指我自己),書又讀完(其實還有很多可以讀,只是讀到怕,唔讀又唔會死人),又脫離了教中文科的魔掌後,「忙」這個字已遠離我了,但......開始有朋友、同事、家人會表示:「吓?你咁得閒?......你有咁多時間既?......你可以學咁多野既,唔洗返工架?......嘩﹗你成日去玩,你返咩工架,咁得閒既?......你得閒就做d有錢搵既野啦,你d手工搵唔搵到工架?......」


首先,我覺得「閒」並沒有罪;第二,閒著時參與的活動可以只讓自己或朋友或家人快樂,並不需要必須跟賺錢拉上關係;第三,「忙」有時只是時勢所迫,有條件的人,為何不可閒一閒呢?﹗;第四,「忙」不代表你有用,「閒」亦不表示你沒有用。


所謂:「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


很久之前某日,看報時看到畢明的一篇稿,非常同意。


這是 "畢明" 寫的專欄, <中忙毒> 的一部份~


 

 

"香港人很怕告訴人[我不忙], 好像這三個字有毒一樣, 會死; 好像這三個字很羞家, 會眾叛親離, 因為不忙碌暗喻自己[無野撈], [唔重要], [唔多掂], 以為扮忙扮勁扮多瓣數扮日理萬機, 等如很掂很多野撈 (查實除了許留山, 誰要那麼多野撈?). 於是很多傻瓜全天候人前人後裝假狗, 起碼也要裝忙. 多戇居. 扮野已經夠戇居, 還要扮忙! 那麼低層次. 要扮都扮靚, 抄鬼臉, 扮大牌, 才productive.

 

...

 

說穿了是[安全感]三個字作怪. 有本事有信心有安全感, 何須此地無銀舉起閃燈招牌大聲疾呼[兀員不是我, 閒人也不是我].

 

是時候發現忙和成就不必聯繫應該脫鉤.

 

請注意, 有資格說停, say when的人才有福有型又富有. 你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有能力不忙而不慌, 才是成就.

 

...

 

(我嗎? 閒人甲如我, 是個加大碼大忙人, 忙著玩! 今期玩伴是爸媽, 嘿嘿)"

 

所以,我把它剪了下來,貼在枱頭,提醒自己:不要再做無謂忙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